本文转自医麦客。
药谷要闻:2022年2月12日,amjs60885金沙(下称:“斯微生物”)宣布,其研发的编码新生抗原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在澳大利亚取得了正式伦理批件,宣告正式进入海外注册临床I期阶段。
在澳大利亚的临床I期试验中,斯微生物将在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中,进一步探索编码新生抗原的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一例患者将于2022年3月份入组。
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特别是发生转移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生存时间非常短。mRNA肿瘤疫苗被誉为新一代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代表,在免疫原性、有效性、安全性及工业化生产方面具有颠覆性的优势。借助二代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借助数据库和计算机分析,他们可以预测个性化的新生抗原。结合mRNA编码技术,个性化的新生抗原肿瘤疫苗诞生,将为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新生抗原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的核心技术是新型纳米材料(Lipopolyplex,LPP)mRNA递送系统,LPP纳米递送平台是一种以聚合物包载mRNA为内核、磷脂包裹为外壳的双层结构。LPP的双层纳米粒和传统的LNP相比具有更好的包载、保护mRNA的效果,并能够随聚合物的降解逐步释放mRNA分子。
LPP平台优异的树突状细胞靶向性可以更好地通过抗原递呈激活T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理想的免疫治疗效果。在动物荷瘤实验中发现,LPP mRNA疫苗皮下注射三个疗程可显著抑制黑色素瘤肺转移;针对乳腺癌的mRNA疫苗也显示出更好的抑制肿瘤效果。
▲ LPP结构图(图片来源:斯微生物官网)
根据临床I期的试验数据,研发团队将更加精准地定位个性化肿瘤疫苗的适应症和患者人群,致力于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福音。
基于其mRNA合成平台和LPP纳米递送平台,斯微生物已经同步开展了多个管线的开发,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免疫、传染病预防、mRNA诱导干细胞等。
▲ 斯微生物的研发管线(图片来源:斯微生物官网)
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
在肿瘤发展过程中,随着肿瘤的发展而积累的突变和基因组变化可能会产生新生抗原(neoantigen),独特存在于癌细胞中并且具有免疫原性。大多数新抗原产生于个体患者所独有的突变,这使得新抗原定向免疫疗法成为一种完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个性化癌症疫苗的开发策略是从癌症患者的肿瘤中发现新抗原,并且使用这些抗原构建癌症疫苗。因为这些抗原只在肿瘤中表达,它不会引起由于T细胞对健康组织的攻击而产生的毒副作用。目前针对新生抗原已经开发了各种个性化肿瘤疫苗,包括树突状细胞(DC)、DNA、RNA、蛋白质和多肽等疫苗。
其中,mRNA疫苗凭借在免疫原性、安全性及工业化生产方面的突出优势,已经在个性化癌症疫苗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比传统疫苗,mRNA的合成不仅简单快速,且价格低廉。同时这种人为设计的核酸材料并不会诱发人体的免疫反应,更重要的是,与稳定的DNA 不同,行使过功能的mRNA随后便会降解,不会对人体产生其他的毒害或副作用。
BioNTech是第一家将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引入临床的公司,其与罗氏共同研发的针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的BNT122癌症疫苗,BNT122可靶向20种肿瘤新抗原,已在I期实体瘤患者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
在2021年AACR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BNT122在86%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激发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n=31)。在接受至少一次肿瘤评估的26名患者中,一名携带肝转移瘤的胃癌患者获得确认完全缓解,有12名患者疾病稳定。这些患者平均接受过5种前期疗法,大部分患者的肿瘤PD-L1表达水平低。目前,BNT122已经进入II期临床阶段,与Keytruda联用一线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此外,Moderna公司开发的个体化癌症疫苗mRNA-4157,也已在早期临床试验中获得了积极结果。它与抗PD-1抗体Keytruda联用在治疗HPV阴性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达到50%的总缓解率(ORR)和9.8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目前,mRNA-4157和Keytruda辅助治疗高危黑色素瘤的2期研究(KEYNOTE-942)正在美国多个中心进行中。
肿瘤疫苗有望成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过继细胞疗法出现后的又一重要的癌症免疫疗法,其中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优势突出,不论是抗癌实力还是商业化都极具前景,相信在未来将会在癌症治疗中占得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1. 斯微生物《编码新生抗原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进入海外临床阶段 亚洲、中国第一》
2. 药明康德《个体化癌症疫苗,如何才能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第三大突破?》
3./